2011年6月23日星期四

任性的編劇

嘿,我知我知,上一篇的(二)去了哪裡呢? 原諒我吧,文字人都是有點任性,(其實有了BLOG和微博,全世界都是文字人,所以人也愈來愈任性) 腦袋自由自主,我就由「她」去玩,想到甚麼就寫甚麼吧。會,總有一天,所有的(一)篇我都會歸還一個(二)篇給大家 – 可能你已忘了,嘩哈哈。

言歸正傳。Phantom of the Opera 的續集 Love never die 講的是Phantom 邀請Christine 返劇院唱歌,然後驚爆原來Christine 同Phantom 上過床,仲生埋個仔,大大頂綠帽笠在Ralph 頭上… 阿彌陀佛! (WELL, Jesus Christ! 既中文版) 問十個人,十個都接受唔到呢個續集,或者需要一點時間去消化。雖然聽聞裡面的歌不錯,甚至比之前有更上佳的水準,而我,亦曾經認為電影版中的Phantom半邊臉都贏臉孔毫無性格的Ralph,Christine早就應該跟Phantom走佬啦.…..但當真係聽到呢個續集故事大綱時,對眼睜到大過塊面 (友人形容),「我真係接受唔到囉」。

睇過Phantom making of 既人都知,其實編劇Andrew Webber 係將自己代入左Phantom 角色,前妻Sarah Brightman 就是Christine,兩人拉扯的關係到最終分開都帶俾Webber 深深的痛苦,因此才寫得出這個精彩的Musical。(喇,你話啦,編劇邊好做架? 做緊既都有D自虐狂!!!) 好喇,Webber 叔叔而家當然名成利就,仲要娶左另一個靚女(?),一大班工作人員跟住佢,大老闆水喉射住佢,佈景要幾華麗有幾華麗,曲詞要幾靚有幾靚,但原來WEBBER 依然放唔低,佢想Christine 真正愛既人是Phantom,那個Ralph 不過是個嘍囉 (從來都是),甚至為了他紅杏出墻….

編劇就是這樣… 任性是會的,但有時太任性真的會累事。有幾次,看到自己和友人寫的劇本,好地地,某段戲分明就是因為自己的情意結而寫,全世界都知有問題,軟硬兼施地勸說,自己其實深心處也知有問題,但個腦就好似食左屎一樣死也不肯改。劇排好了,出來見人了,觀眾爆粗了,自己知衰仍口硬,心裡恨不得有個RE-RUN 把這段刪去….

以前有「牙痛文學」的說法,牙痛只有自己知,你依依呀呀,典來典去,觀眾感受不到就是感受不到,廢的。現在的劇本太多都是在「牙痛」。我唔知Christine 有幾愛Phanthom,之前有講他們是「相愛」的嗎? 沒有,WEBBER,你再多的痛於我來說都是牙痛啊。

(跟友人打趣說,要寫都寫到「經痛」的層次,因為起碼全世界有一半的人--女人,知道是怎樣的痛而不需多費唇舌.... 嘻, 打個核突比喻吧)

為了紀念令自己痛不欲生的人 / 片段,令全劇組人陪你一齊受苦,何必?

為了紀念自己最愛的人 / 片段,夾硬塞入劇本內,令觀眾爆粗,反而污衊了那人那片段,又何苦?

Love never die 給我最大的啟示,編劇的任性要適可而止,否則全世界陪你一齊受罪之餘,自己也不會好過。

2011年6月10日星期五

玩男友(一)

近來玩緊一個FACEBOOK遊戲,(其實幾無聊的)過程是不斷地去不同的店舖買衫買鞋買珠寶,然後選取合適的衣物出席不同的派對,跟其他女人一較高低,以賺取積分和金錢,「升呢」後可以出入更高級的市裝店及派對….. 錢? 不用愁,每小時都會有零用錢給你的,只要CLICK地上的錢就可以。是的,簡直就是不事生產的名媛生活,既然現實做不到,於是小的就專心致志地玩這個遊戲….




這遊戲仲有一個小FUNCTION,就是可以在不同的派對中識個男友返黎,但你要有一定數量的「朋友」,否則對方會嫌你不夠SOCIAL而不肯當你的男友。男友的好處是,久不久會送你小禮物,又陪你出席大小派對…..惟一的條件是你要每8小時報到一次,錫佢一啖,否則很快會被飛。我呢,當然沒可能每8小時報到一次,於是很快就被飛(有兩次被飛紀錄),它還會抵死你為你做一本男友歷史簿,看清楚原來男友有幾個組別,如紀律部隊,或文藝青年,甚至有罪犯,每組又有幾個款式,如果你集齊他們更有額外分數 (果然有集郵這回事,嘻嘻)。每次被飛時,遊戲都會問你 “do you want him back?",當你CLICK YES 時,就自動POP UP 一個BOX,你可以輸入自己的信用卡資料 – 對,一如其他遊戲,這個遊戲最終目的都是想賺你錢。如果被男友飛了,簡單地付錢可以挽留感情,這個世界似乎簡單得多了。



「被男友飛了」,第一眼看到這個BOX時心裡很難受,之後就會鬆一口氣,不用時刻心掛掛要計8小時就「報到」一次,在派對上可以再次與不同男子亂FIRLT (有男友時是不可以的),與現實生活有一點似… (待續)

2011年6月7日星期二

愈來愈醜

偶爾揭過一本香港三十年代的照相簿,真的好漂亮。撇開政治原因,其實殖民地建築是十分優雅的,英式+點點中式的設計,走遍世界也不見。我們卻自己一手把它們全拆掉,剩下三尖八角古古怪怪的所謂現代建槃。




胸襟狹窄。妒忌心。充斥在這個城市。氣度寬弘的八十年代造就歌影視廣告設計的光輝,個人化自私自利化令這些範疇全萎縮。



經過銅鑼灣,許多的美食老店不見了,必需品店不見了,只見愈來愈多的名店,珠寶,鐘錶….香港人不用食飯了嗎? 是不是肚餓時豪咬一隻金錶落肚?



眼光短淺的發展商,請記著,遊客們都要吃飯的,當他們突然發現自己肚餓了沒東西好吃,以往要到香港買的名牌慢慢地到處也有,終有一天,他們不會再來,然後只剩下光燦燦的名店照著飢腸轆轆的香港人,滿目瘡痍得耀眼。

2011年6月4日星期六

又末日

很多關於末日的言論,預測多多。


術數有個不成文的「已知數」,就是給你計得到,多數就不準。又有另一個說法,如果我們經常向壞處想,共同的念力會令事件成真。這兩句說話似有矛盾之處,但其實都有一個共通的勸說: 活在當下。對這類渲染末日的節目,好感不大,當是小常識看看,自己對地球多點感恩就是。反正如果要來,我們這些蟻民要走也走不到。更不喜歡一神論生殺主權在手的言論,照他們說,我們不過是LEGGO 公仔,神要一隻手指「卒」死我們也無話可說,但為了不死而要擦鞋的話,請容我留給自己點點風骨。我只信做好事人會快樂,做壞事自己良心受責,因果報應,宇宙是公平的,簡單如此。



佛教對宇宙的看法從來是緣起緣滅自有循環。宇宙的誕生不是一個人或一個神的意思,是天下萬物在一個機會下聚了在一起,一起「造成」了這個宇宙,而之所以滅亡,也是天下萬物 (尤其人類) 的壞念頭一起推向的。末日之所以可怕,其實不在死,而在於大家也怕末日前的折磨。「人之將死,其言也善」到底人在末日前會變得善良嗎? 我不知道,也不樂觀。我只希望「修得到」,可以在末日前「嘭」一下就離去,那就最好。

2011年6月1日星期三

JET

JET 是另一本我喜愛的雜誌。內容涉及文化,但又不會扮高深 (那些”葉影下的一抹夕陽”之類作狀文字不多見,甚至對這些東西帶點戲謔),少少玩野的文字,但不代表它不懂,而是已經超越了,再簡單地成為一種態度。簡單地說,它的內容就是生活。

有時很感慨。是的,我也會買那些婦女刊物,(你該知道我說的是那些),不過內容十年如一日,以下幾個項目是逃不了: 靚衫,化妝,如何對付男人(主要為如何可以結婚上岸),減肥,如何在職場上位。還有嗎? 沒有了。我們的生活就得以上那些? 似乎是。看得出這些內容代表了甚麼嗎? 對,就是我們偉大的港女。你跟她說何謂愛,她會反過來教導你應如何威逼利誘你的男友要跟你結婚,然後,結婚是惟一的出路,有拖拍才是贏,肥就是醜,你瘦了就一定是因為在減肥,眼大鼻高才是美女,美白呀美白呀直到自己甩皮為止,要叻過所有同事你知我都知你唔知既我一定都知,總知識得最多野就係我,要男友買夠十個MIU MIU 手袋才算是疼自己… 絕對容不下其他可能性。再揭揭那些婦女刊物,究竟是它們毒害了我們,還是它們只是因應我們的口味而出?

合上,再想想,內容除了牌子換了明星換了,其他都是一樣的。


刊物如是,人如是,如張敬軒之前在一本刊物訪問中說,我喜歡可以跟我談生活的朋友。談生活,不是八卦別人的事,不是囂張SHOW OFF,而是互相分享,你說你的我在聽然後安慰安撫大力點頭,我說我的只盼我的不快不會降臨在你身上也盼你小心一點。偶爾說了一個黃色笑話,沒有衛道之士走出來皺眉鄙視你而是大伙兒哈哈大笑笑至彎腰。

這就是JET。我的朋友們都很JET。真好。


生活的不愉快不會消散,感恩我還有JET。